头部痛疼是特别常见的一种病症。
所以,不同部位的头痛,可以通过经络辨证来选择所属的经络,
头部的各种疼痛一般分为四个部位:
①巅顶痛(头顶痛)
②两侧头痛(偏头痛)
③前侧头痛( 前额痛)
④后侧头痛(即后脑勺痛,也包括整个的颈项痛)
今天我们就从经络的角度看一下该如何处理各种头痛。
1、巅顶痛(头顶痛)
巅顶痛(头顶痛)属厥阴经头痛病。
(1)主要症状:症状为头重如裹,少食呕吐、 手指甲和嘴唇发青紫色、四肢酸痛、冰冷、腹痛等, 这病多与劳累过度有关。
(2)巅顶疼的两种情况。
第一种情况是用脑过度。
如果我们在电脑上连续工作了六、七个小时,您会不会脑瓜子疼、
第二种情况是重点,就是厥阴经头痛病。
足厥阴肝经它起于脚大趾头,经腿内侧上行,经过两胁、两乳,
(3)点揉涌泉穴来治疗巅顶痛(头顶痛)
①快速取穴:正坐或仰卧、跷足的姿势,在足前部凹陷处第2、 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。
②具体操作:
第一点,用拇指指尖稍用力点揉涌泉穴,直到脚心发热。
第二点,用手掌从涌泉穴开始往向下推,动作不断重复至发热。
③点揉涌泉穴为什么会有效?
肝经的阴血不足是头顶疼痛的主因。
头顶的区域发生的疼痛,多是因为足厥阴肝经发生了病变。
中医认为,肝肾同源,肾精和肝的阴血是可以互化互用的,

安神补益类头痛中药-
2、后侧头痛(即后脑勺痛,也包括整个的颈项痛)
后头痛即后脑勺头痛,也包括整个的颈项痛。
后脑勺中间疼,属太阳经头痛病。
主要症状:脖颈僵硬、后脑勺疼痛等。
治疗时可以揉压后脑勺中间的风府穴及其两侧的风池穴。
(1)揉压风府穴
后脑勺疼痛,首先和风有关系。如果后脑勺招风着凉了,
在温差比较大,多风的季节,很多人都会有后脑勺和脖子的疼痛。
风府穴的位置:把手指放后脑勺的正后方,我们从下往上顶,
风府穴归属督脉,为督脉与阳维脉、足太阳膀胱经之会。
具体操作:用手去揉压风府穴。如果揉的时候感觉疼痛的,
(2)揉压凤池穴
①风府穴的位置:
在脖子的正后方有两根大筋,所有后脑勺疼痛的话,
在同一个水平线上,中间的为风府,两边的为凤池。
风池穴归属足少阳胆经。凤池穴既可祛外风清利头目,
风府、凤池都是风邪、寒邪的进出口,所以从这里入手可以把风邪、
②具体操作方法
两边的风池我们自己用手一块揉压,揉的时候,
如果感到发凉,湿乎乎的,说明寒气、水气在往外排了;
(3)按压肩井穴,以及肩膀和脖子交界处
这里针对脖子、肩膀不舒服的揉按,可以起到祛风、通络、
肩井穴属足少阳胆经。我们一低头,看到一个疙瘩,
肩井穴也是特别容易进风的风口,容易引起肩膀的发沉、僵硬、
具体操作:
①肩井穴这个位置是一块软肉,按压起来应该很方便。
以按压如果你感到特别疼痛,按压起来有点费劲。按不动,
②继续下一个动作,我们把手立起来,这个力度比刚才要大一点, 进行一个更有力的按揉,以自己能承受为主。做完左边再做右边。
③继续第三个动作,用自己的手扒着肩头,左边手扒右边肩头, 右边手扒左边肩头,来给肩膀做一个彻底的松动。
④继续第四个动作,肩膀和脖子交界处、拐角处有很大的一坨肉, 这儿也是特别的容易疲劳的地方。 我们就用自己的手把这个位置揉一揉,捏一捏, 就这样我们的这个肩膀就完全放松下来了。

安神补益类头痛中药,中药秘方
3、两侧头痛(偏头痛)
偏头痛包括太阳穴附近,及后脑勺偏两侧的位置。
头的侧面是足少阳胆经、手少阳三焦经经过的地方。中医讲,“
主要症状:头部的剧烈疼痛、恶心、呕吐、眼睛发花、早起口苦、
(1)点按关冲穴
关冲穴位于两只手的无名指末端,即第四个手指头的末节尺侧端,
用点穴棒或者指甲点点按即可。
主治头痛、寒热、目赤、耳鸣、耳聋等。
左边偏头痛的点左边,右边偏头痛的点右边。
(2)点按足窍阴穴
在我们的脚上,第四个脚趾的外侧端(足窍阴穴),
每天早晚点按2~3分钟,对于偏头痛的调理,效果很好。

中医中药批发-中医中药,中药,头疼
4、前侧头痛(前额痛)
前侧头痛(前额痛),属阳明经头痛病,
主要症状:头痛欲裂、前额痛、眼眶发胀、眼睛红赤、潮热、自汗、
(1)掐捏厉兑穴
厉兑穴是足阳明胃经的最后一个穴位,为井穴。
具体做法:用拇指垂直掐捏厉兑穴,有刺痛感为宜。左右各掐捏1~
(2)刺激陷谷穴和内庭穴
陷谷穴:位于足背,第2、3跖骨间,第二跖趾关节近端凹陷处。
内庭穴:位于足背,第2、3趾甲间,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。
具体做法: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推按1~5分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