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黄历史悠久,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重要中药之一。大黄被认为具有清热泻火、治疗便秘、凉血、治疗胃肠出血等疾病的作用。数千年来,这种植物的根一直被用作泻药。因其药性猛烈,大黄被不少人所忌惮;但也有人说,大黄用之得当胜过参茸。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有“将军”之称的中药大黄。

大黄是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以根及根茎入药
什么是大黄?
大黄是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以根及根茎入药。其叶子因草酸浓度高,具有腐蚀性和肾毒性,不宜食用。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,“大黄”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。大黄是中国的四大中药之一,又名火参、金木、破门、绵纹等。
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已久,始载于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,因其色黄,故名。大黄性味苦寒,药性峻烈,素有“将军”之称。《本草纲目》谓大黄:“主治下痢赤白,里急腹痛,小便淋沥,实热燥结,潮热谵语,黄疸,诸火疮。”

大黄的功效与作用, 能够清热解毒、治疗腹泻
大黄的功效与作用
■ 能够治疗跌打损伤和淤血肿痛
■ 能够清热解毒、治疗腹泻
■ 有抗感染作用
■ 有保肝利胆的作用
■ 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
■ 具有活血化瘀功效
■ 有抗癌、抗肿瘤的作用
■ 有祛痰作用
■ 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
■ 缓解更年期症状
■ 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
■ 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作用
■ 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
■ 促进胰腺分泌作用
大黄的副作用

服用大黄后,其色素会通过尿液排出,固小便、汗液可能会显黄色
♦ 大黄对肠道有刺激作用,经常腹泻或肠胃功能不全的人在服用它后会使病情加重,如果长时间服用大黄还会导致肠道功能失调。
♦ 大黄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通路,导致黄疸,能引起肝细胞退行性变化、前列腺增生肥大。
♦ 生大黄内服可能发生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副反应,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。
♦ 哺乳期妇女服用后,婴儿通过吸取母乳可能会导致腹泻,因此不宜服用。
♦ 服用大黄后,其色素会通过尿液排出,固小便、汗液可能会显黄色。
大黄的禁忌
♠ 由于大黄能活血行瘀,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。
♠ 大黄苦寒,易伤胃气,脾胃虚弱者慎用。
♠ 妇女怀孕、月经期、哺乳期应忌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