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区分“甲流”和“新冠肺炎”,对付“甲流”的中成药和代茶饮

春季早晚温差较大,正是感冒、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,所以今年甲流如期而至,加上新冠疫情已经三年多了,大家身体抵抗力普遍下降,甲流同时期感染人数比往年就更高了一些,所以大家心理上就有了今年的流感比较严重的错觉。

观察今年很多已患甲流的朋友,咳嗽、发烧、浑身疼痛、腹泻,比较感染新冠的痛苦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很多新冠的症状,甲型流感基本都有,那么该如何区分二者呢?

“致病原”不同

“甲流”是“甲型流感”的简称,全称是甲型H1N1流感,致病原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,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属于丙类传染病。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致病原是新型冠状病毒,属于甲类传染病。
近期新冠暂告一段落,而甲型流感病毒目前则非常活跃,感染人数持续增加中。


症状有重合,但也有区别

甲型H1N1流感病毒:持续高热、头痛、肌肉和关节酸痛、咽痛,可能还伴有腹泻、咳嗽。
新型冠状病毒:患者的症状因人而异,有的人低烧,有的人高烧,基本都有喉咙痛、头痛等症状,在初期一般就有胸闷的症状。

两者患病群体的差异
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各个年龄段都有,老年人多一些。因新冠大都属寒湿,孩子是纯阳之体,阳气盛症状轻,好得也快,没有后遗症。
甲型流感感染者也是各个年龄段都有,孩童和年轻人多一些。因甲型流感多发生在春冬季,春季多风,阳气升发,年轻人、尤其儿童是纯阳之体,更符合中医所说的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,容易被风邪侵犯!所以孩童患上甲型流感的概率更大一些。
患上甲型流感后以发热为首发症状,数小时后可达38度以上。比较突出的症状有头痛、咳嗽、喉痛、身体疼痛、发冷、疲劳、肌肉酸痛、腹泻、呕吐等。
甲型流感发热会持续3-5天,轻者3日内痊愈,重者要两周,甚至一个月。个别患甲型流感的重症病例也会出现肺炎、脑炎、心肌炎等较为严重的情况。

甲型流感和新冠都会出现发烧、全身的酸痛、呼吸道的症状。甲型流感的高烧、酸痛感更明显一些,但甲型流感没有新冠病肺部损伤、味觉迟钝、嗅觉部分丧失等后遗症。

 

新型冠状病毒和甲型流感的治则

新型冠状病毒和甲型流感在中医看来都属于“瘟疫”、“疫病”的范畴。细分一下:甲型流感属于“温病”的范畴,属于风热病邪。而新型冠状病毒不属于“温病”,从症状上来看,属于寒湿疫病,舌体普遍淡胖、暗淡、胖大,舌苔多白厚腻。
新型冠状病毒中医的治疗法则是解毒化湿、宣肺祛痰。
甲型流感中医的治则是清热解毒、宣肺祛痰。鉴于当前三年新冠疫情感染后耗气伤阴的特点,治疗甲型流感要适当佐以养阴生津的药,不宜过用寒凉,因为新冠寒湿太重,我们大家多有阳气未复的身体状况。

中医治疗甲型流感可选用的中药:

 

(1)藿香正气散(中成药有藿香正气软胶囊、藿香正气水、藿香正气液)

藿香正气散能够辛温解表、散寒、驱邪化浊,以及寒湿吐泻。只要有食饮喜温、呕吐、腹泻、舌苔白厚等主症,对于现在正流行的诺如病毒、XBB新毒株,都适用。

(2)葛根黄连汤(中成药:葛根芩连片)
葛根芩连片用来治疗表寒里热。主要症状:发烧、头痛、腹泻,大便黏臭或者排便不畅,舌苔黄腻。
藿香正气散是治疗寒湿型的吐泻,而湿热型的吐泻就用葛根芩连片。

(3)小柴胡汤(非处方药为小柴胡颗粒)
小柴胡汤主治寒邪进入半表半里,有往来寒热、胸胁苦满、少食、心烦呕吐、咽干口苦、目眩、脉弦细等症状。方子用辛苦的柴胡来升散,苦寒的黄芩降邪,党参来益气健脾、扶正祛邪,温性的半夏、生姜、大枣来和胃降逆、止呕。
本方治疗因细菌性感冒、病毒性感冒、新冠或者流感引起的持续性发烧、口苦口干、咽干、心烦、喜呕、舌苔薄白或者舌尖红等病症。
禁忌:风寒感冒、阴虚血少者禁用。风寒感冒是邪气在表,肺气失宣所引起的;而小菜胡颗粒是用来治疗半表半里、外邪已经犯少阳的外感病的。

(4)葛根汤(中成药:葛根汤颗粒)

经方葛根汤能发汗解肌、生津舒筋。患者头痛欲裂,身痛严重、恶寒、发热、无汗等情况,可以用葛根汤适当加减治疗。
葛根汤为辛温解表剂,由葛根、麻黄、桂枝、芍药、炙甘草、生姜、大枣组成。其中葛根、麻黄为主药,所以也属于麻黄剂类中药。因为里面有养阴生津的葛根、白芍,所以方子能够温散,又不伤阴。

 

甲型流感、新冠肺炎代茶饮

针对当前的甲型流感、新冠肺炎,我们可以冲泡一些能清热解毒的中草药,帮助预防流感和新冠肺炎,恢复健康。

比较常见,可以作为代茶饮,能够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有:鱼腥草、桑叶、蒲公英、菊花、金银花、薄荷、板蓝根、连翘、竹叶、紫苏叶、大青叶、黄芩、荆芥、穿心莲、苦地丁等等。

(1)鱼腥草茶
做法:取鱼腥草10克,放入壶中,沸水冲泡,10分钟后就可以饮用。可以反复冲泡。
功效:滋阴润肺。
鱼腥草性微寒、味辛,具有清热解毒、消痈排脓、利水、利尿的作用,是治疗肺壅(化脓性的肺炎)的一个要药。

(2)桑叶茶
做法:取桑叶6克,开水冲泡。
功效:桑叶又名“神仙草”,有“人参热补,桑叶清补”之美誉,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多种活性成分,具有疏散风热、杀菌抗病毒,抗血糖,清肺润燥,利水消肿,清肝明目等功效。
禁忌人群:桑叶性寒,味苦、甘。不宜空腹饮用,肠胃不好和生理期的女性也不宜饮用。

(3)蒲公英茶
做法:取炒好的蒲公英5克,大枣2枚(撕开),开水冲泡。
功效:清热降火、抗炎杀菌、消肿散结。
蒲公英性寒,味微苦、甘,又名“黄花菜”,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、抗炎杀菌的作用。
蒲公英性寒味苦,寒能清热,苦能降泄,因此泡茶可清利下焦湿热,能利尿通淋,适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。其次,蒲公英茶有消肿散结的功效,可解毒消肿、散结,适合治疗急性乳腺炎、淋巴结炎等症。蒲公英茶中的黄酮类成分、有机酸等还能抵御细菌、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袭,具有抗炎杀菌的功效。
禁忌人群:体寒、脾胃虚寒、容易过敏的人不宜饮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