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胸痺的定義
胸痺這個病很常見,有了胸痺這個病很難受、很痛苦,
胸痺就是胸部悶疼、胸痛徹背,
西醫學的冠心病、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和中醫的胸痺類似。

安神补心安神补脑补气补血补益
二、胸痺的歷史演變過捏
胸痺的主要辯證最早出現在《黃帝內經》,《黃帝內經》認為:“
醫聖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中正式提出了胸痺的名稱,
臨床時患者往往把胸口痛錯當成胃痛(心下痛)治療。
三、胸痺的辯證分型
胸痺這個病須分虛實,臨證需要先判斷清楚是實證還是虛證。
胸痺根據證型又可分為氣滯心胸證(實證)、心血瘀阻證(實證)、

失眠安神补心安神补脑补气补血
1、氣滯心胸證(實證)
(1)病機:
肝失疏泄、氣機瘀滯、心脈不和。
(2)主要症狀:
心胸滿悶、隱痛陣發、痛無定處、時欲太息、
(3)治療法則:
疏肝理氣、活血化瘀。
(4)主要方劑:
在臨床上用柴胡疏肝散和丹參飲加減;
(5)常用藥物:
柴胡、枳殼、香附、陳皮、青皮、川芎、赤芍、
2、心血瘀阻證(實證)
(1)病機:
血行瘀滯、胸陽痹阻、心脈不暢。
(2)主要症狀:
心胸疼痛,如刺如絞,痛有定處,入夜為甚,
(3)治則:
活血化瘀、通脈止痛。
(4)主要方劑:
血符逐瘀湯來進行臨證加減。
血符逐瘀湯是王清任創立的治療心血瘀阻證的名方。
王清任創立了六大治療瘀堵、淤血的名方:有通竅活血湯、
(5)常用藥物:
血府逐瘀湯是由四逆散合上桃紅四物湯組成。
(6)臨證加減:
①如果胸痺中淤血比較重的,加上三七、丹參、乳香、
②如果是屬於血瘀氣滯證,胸部悶疼、淤血嚴重的,加上檀香、
③如果是寒凝血瘀或是陽虛血瘀,伴有胃寒肢冷的,
④如果是氣虛、血瘀,伴有氣短乏力、自汗,我們加上人參、黃芪,
⑤如果說是猝然心痛發作的,我們可以先服用複方丹參滴丸、

中医中药批发 中医中药,中药
3、痰濁閉阻證(實證)
(1)主要病機:
痰濁盤踞、胸陽失展、氣機痹阻、脈絡阻滯。治則:通陽洩濁、豁痰宣痺。
(2)主要症狀:
胸悶重而心痛微,痰多氣短,肢體沉重、
(3)主要方劑:
我們用瓜蔞半夏薤白湯合上滌痰湯加減。
(4)常用藥物:
瓜蔞、薤白、半夏、膽南星、竹茹、人參、茯苓、
(5)臨證加減:
遇到痰濁瘀結,
①如果是痰濁瘀而化火的,我們加上中成藥黃連溫膽湯。
②如果是痰熱兼有鬱火的,我們可以考慮加中成藥川貝枇杷糖漿。
③如果大便乾結的,加上桃仁和大黃。
4、寒凝心脈證(實證)
(1)主要病機:
素體陽虛、陰寒凝滯、氣血痹阻、心陽不振。
(2)寒凝心脈證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證型, 因為它有三大特點:
第一,發病快(猝然的心痛如絞)
第二,
第三,
(3)一般症狀:
患者會出現猝然的心痛如絞,而且心痛徹背,
(4)治療法則:
要辛溫散寒、宣通心陽。
(5)主要方劑:
(6)常用藥物:
桂枝、細辛、薤白、瓜蔞、當歸、芍藥、枳實、
(7)臨證加減:
①如果是胸痛比較劇烈的時候,可以加點化瘀止痛的藥:川芎、
②如果是寒邪所致的四肢不溫、冷汗自出,

增强免疫纤体排毒补脑安神调节三高心胸健康
5、氣陰兩虛證(虛證)
(1)病機:
心氣不足、陰血虧虛、血行淤滯。
(2)臨床表現:
心胸隱痛,就是這種胸痺證不是一直疼,
(3)治法:
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益氣養陰、活血通脈。
(4)主要方劑:
首選生脈散(人參、麥冬、五味子)
(5)主要藥物:
人參、黃芪、丹參、茯苓、麥冬、玉竹、五味子、
(6)中成藥可選:
複方丹片、複方丹參滴丸、血塞通片、
(7)臨證加減
6、心腎兩虛證(虛證)
氣陰兩虛證進一步發展,就會出現心腎兩虛證。為什麼在臨床上會出現心腎兩虛證?因為心為君主之官,心藏神,
心腎兩虛症狀表現:表現出心痛憋悶、心悸盜汗、虛煩不寐。
(1)心腎陰虛證(虛證)
①病機:水不濟火,虛熱內灼,心失所養,血脈不暢。②主要症狀:腎陰虛,就會出現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、五心煩熱、
③治療法則:滋陰清火、養心合絡。
④主要方劑: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加減。
注意:合方時需要去掉炙甘草湯中的桂枝、乾薑、大棗,
⑤主要藥物:生地黃、玄參、天冬、麥冬、人參、炙甘草、茯苓、

中药秘方,高血压中药,中风中药,化痰止咳 平喘 胸闷
(2)心腎陽虛證(虛證)
①病機:心陽不足、腎陽不足,就是心腎同病的心腎陽虛證。
③治療法則:溫補陽氣、振奮心陽。
④主要方劑:參附湯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,
⑤主要藥物:人參、附子、肉桂、炙甘草、熟地黃、仙靈脂、